2024年,中山这座历史悠远长久的制造业城市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相较于以往的偏重传统制造,中山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研发,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3.3%,成功跻身全省第五,这一数据已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标志着中山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展现出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发展的新趋势。
中山的科学技术创新政策体系逐渐深化。2023年,中山市政府印发了《中山市科学技术创新强市十五条》,制定了围绕重点领域的创新政策,形成了促进资源集聚的良好氛围。在重大科研平台的建设上,中山低温技术研究院的开园便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山低温院具备国内一流的大型低温系统工程集成与测试研究条件,成功研制出18kW超大型低温制冷机,为我国的科研基建设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特别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的成立尤为亮眼。该研究院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分中心,还吸引了多家企业入驻,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生药学人才。2024届毕业生中有40%以上选择留在大湾区就业,体现出这一创新模式的影响力和吸附力。
在光电信息领域,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也迅速崛起,建立起20多个科研实验室,并孵化了15家高科技企业。中山的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层次地融合,通过建立创新联合体,一栋楼里便诞生了一批新兴起的产业,这为推动湾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面对人才短缺的挑战,中山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科教融合、产教一体”的模式,研究院与多所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培养生物医药领域的人才,并形成了良性的人才流动网络。中山国际人才岛的建立,使得本地企业和科研院所拥有了更广阔的人才引进空间,逐步优化了科研生态。
此外,中山还积极推动高端项目的引入。在2024年深中产业创新资源对接会上,深圳的科研院所与科技公司集中展示了各自的创新成果,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多个新兴科技领域项目由此落户中山。这为中山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代表着未来将有更多创新项目助推产业升级。
作为传统制造业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典范,中山在科技与产业的结合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未来,中山将继续深化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在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力争2035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通过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中山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天花板被突破,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清晰可见,中山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与希望。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
传递烘干机设备加工生产行业资讯
1. 经文明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新年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加5.9%;国...
2025年2月22日,今天我决定跟大家聊一聊最近的时事动态。每次打开新闻,总觉得新鲜事层出不穷,...
1. 经文明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新年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加5.9%;国...
2025年2月22日,今天我决定跟大家聊一聊最近的时事动态。每次打开新闻,总觉得新鲜事层出不穷,...